来源:中国乐派研究院
时间:2024年4月13日
作者:刘珊珊
2024年4月10日,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民族志第十四次系列讲座”邀请了中央音乐学院青年教师杨烁博士主讲“云南大理白族节庆‘绕三灵’的对话性多重声景”,讲座由中国乐派研究院刘嵘教授主持。本讲座围绕云南大理白族节庆“绕三灵”的声音研究、音乐与社会关系、信仰实践、非遗传承、音乐民族志等主题展开,提出了少数民族当代节庆的对话性多重声景的研究范式。
杨老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白族“绕三灵”节庆。该节日一般于每年的农历四月二十二至二十五日举办,以祭祀朝拜为主,并伴有对歌、舞蹈、器乐等娱神娱人的民俗项目。在节庆的参与者中,女性扮演着尤为重要的角色。初入田野,杨老师被“绕三灵”丰富的声景、不同声音及其所代表的群体间的互动所吸引,并进一步以“声音”的视角,思考“绕三灵”中不同声音(含音乐)所引发的社会文化效应。例如,“对歌”活动中公共性和私密性关系之间的联系。而对于不同的节庆参与者来说,“绕三灵”的音乐和声景有着多种解释的可能。对此,杨老师示范了如何从“多重身份的他者”转换至“局内人”的研究视角。
从描述性的音乐民族志到阐释性的民族音乐学研究,往往需要解释一个现象背后的逻辑。讲座中,杨老师引用史蒂芬·菲尔德(Steven Feld)、维特·艾尔曼(VeitErlmann)、乔纳森·斯特恩(Jonathan Sterne)等人的观点,对“声音”“声景”和“发声(sounding)”进行重新界定,强调声音不仅是物理现象,也是社会现象。其探讨了声音如何在社会中传达信息、情感和意识形态,并鼓励大家在田野考察中记录五官的感受,让音乐民族志的书写更富具身性。
回到“绕三灵”节庆现场,不同的声音同时发生,它们是如何发声的?分别代表哪些群体?这些群体之间关系如何?等等。面对如此丰富的声音聚集,杨老师提出了“多重声景(plural soundscapes)”的概念,认为在特定的社会空间中,存在多种声音和声景。之后,她运用巴赫金(Mikhail Bakhtin)的“对话理论(dialogic)”进一步提出“对话性多重音景(dialogic soundscapes)”,来解释不同声音之间的互动和协商。杨老师突出了论文写作中理论框架的重要性,提出理论框架应帮助研究者清晰地表达研究发现。她认为理论框架应在田野调查后构建,而非选择某一理论先入为主的套用,以确保研究的实证性和深度。同时,为学科做出贡献不仅应体现在填补研究对象的空白之上,更重要的是在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
借助此理论框架,杨老师将“绕三灵”理解为“作为信仰空间的‘绕三灵’”“作为女性空间的‘绕三灵’”“作为亲密空间的‘绕三灵’”等属性。以信仰空间为例,杨老师分析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何填充实体空间,以及如何使用联觉催生神圣性。再如,作为一个能动性的参与者,唢呐演奏者通过与仪式进行几乎同步的演奏,起到了人神连接的作用,创造了人神共处的声景空间。此外,杨老师认为还可以将“绕三灵”声景从非遗层面进行理解。官方政府的话语中如何解读这一传统的民俗文化?是否存在对少数民族的刻板印象?以及如何看待那些在旅游宣传中被忽视的女性的声音、中老年人的声音?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本次讲座长达三小时,但在场听众意犹未尽,在分享接近尾声时又进行了现场互动。杨老师回答了诸如文化持有者、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研究者身份等方面的问题,并分享了她在田野调查中处理多重身份以及如何与不同社会群体互动的经验。她列举了田野调查中的伦理问题,提醒研究者在与研究对象互动时要保持敏感和尊重。此外,杨老师还通过海外求学经历,介绍了诸多国际学术研究热点及学位论文写作问题,为音乐民族志研究提供了深刻的洞见,尤其在理解声音的社会作用和意义上,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案例。